2008年9月,肖志军正式入职.由于来自中国,肖志军被分在了中餐部.不过,因为公司里华人员工不多,中餐部只有不到10个人.大部分新入职的厨师都只定为助理厨师级别,而他与少数的几人因为面试时表现突出,被直接定为了厨师.
当然,Google的厨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厨师级别的高低,基本上由厨艺决定.肖志军的顶头上司老朱,是一名50多岁的华人,他在当了20年的厨师,在Google已工作了7年,是查理当上总厨后招来的第一个中国厨师,资格很老.肖志军上班的第一天,老朱就对他说:"Google公司人与人之间非常平等,任何一个部门的员工都可以对老板直接提意见,甚至进行辩论.但是在厨房,每个人的地位都是靠自己的厨艺拼来的,如果你有本事,你可以取得我的位置,没有的话,就必须听从我的安排……"
肖志军发现,除了厨师之外,Google公司的员工确实非常自由、平等,这从餐厅的设置就可以看出来.公司有大小13个餐厅,但只分中餐区、西餐区、沙拉区和现做区等不同餐区.只要在同一个餐区用餐,不管是普通程序员还是公司老板佩奇和布林,都坐在同样的餐桌上,吃着同样的饭菜.
因为Google总部有上万名员工,而且所有的员工都要在公司吃午餐,相当一部分员工还要在公司吃早餐和晚餐,所以厨师们每天要准备近2万份食物,平均每名厨师要做140份左右的食物,工作量非常大.
一开始,肖志军以为在中餐部会轻松一点,因为公司华人少,不需要做太多的中餐,而且中餐一般是"大锅饭菜",不像西餐那样需要一份一份分好再端到餐厅.可他很快发现,他们每天的工作量并不小,一是因为很多老外都喜欢吃中餐,二是中餐的食材丰富,烹制方式复杂,甚至连洗菜切菜都要厨师自己完成.一天下来,他要从早上5点忙到下午6点,接受10多个小时烟熏火燎的考验.
更让肖志军不适应的是,作为一家着名高科技公司,Google公司极其崇尚创新,这种"不创新,毋宁死"的理念,还延伸到了厨房.Google总厨规定,每个餐部必须每天至少推出一种新菜品.而中餐部因为人少,落到厨师头上则需要每个人每周至少贡献一种新品.肖志军虽然初来乍到,也被老朱要求每周至少研发一种新菜品.
前两个月,因为还不了解员工的口味和爱好,也不知道哪些菜已经被同事们做过,肖志军只好把自己能做的几千种中国菜菜品写下来,让老朱挑出那些还没有被中餐部厨师们做过的菜,然后一样一样地做.而每种菜做出来后,都需要经过老朱和其他同事进行品尝和点评,大家一致认可后才能送到餐厅供员工们食用,否则要进行改进.如果几次改进还达不到效果,这种菜品只能被放弃.
此外,Google厨房还有不少奇怪的规定,比如:在Google做一道菜所用的油,不能超过外面餐馆做同样的菜所用油的二十分之一;而味精则被禁止使用,只能用那些自然的香料.肖志军在引进新菜的过程中,就有十几道菜因为用油过多或需要使用味精而被老朱毫不犹豫地否定.
幸运的是,肖志军因为刚来没几年,他列出的很多菜品都是他来之前才在中国大陆出现的,中餐部那些来已经很多年的同事们都不会做,Google员工们更是没有尝过.所以,他引进的新菜品,很大一部分都受到了员工们的欢迎,其中两道菜更是被评为了每月最受欢迎的菜.
原来,公司专门建立了一个内部网站Foodback(饮食反馈),每种新菜研发出来后,都会被放到网上,供员工们反馈、点评,每个月都会评出5种最受欢迎的菜.这些经典菜品除了会成为常用菜而被经常性使用,还会被分布在全球的各地分公司的厨师分享和借鉴.
另外,Google员工们还在公司研发的社交网站上设立了专门的群组,在线讨论菜单的制定、开发和创新.那些工程师们在这里的讨论,经常会给厨师带来许多灵感.
这种浓厚的创新和互动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厨师们的创造热情,他们在按规定研制新菜品的同时,还主动地沉浸到菜品研发的技艺海洋中去.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作为这家创新型公司的厨师的自觉追求和职业使命.也正因如此,在一般的餐厅,厨师尤其是大厨和主厨,每几年就会更换,以保证有新口味,而在Google公司,所有厨师都可以永远地做下去,只要他能不断地推出新的菜品、菜式和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