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以及层出不穷的伤医、杀医事件,给准医生和小医生们以沉重的打击.今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生王浩,被一名17岁的患者杀死.不久,北京又接连发生患者刺杀医生事件.这些恶性事件动摇着医学生和小医生们做医生的决心.一名小医生告诉记者,丈母娘在看到这些新闻后,劝他改行.
职业环境恶化影响医疗人才储备--这句话在10年前或许只是一种猜测,但现在,猜测可能正在成为现实.
医学院校生源的变化,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记者通过上海市几所重点大学医学院学生了解到,最近几年,这些学校医科录取分数变化不大,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们认为,重点高校毕业后就业前景更好.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家庭环境较好的学生,愿意读医科的越来越少.
蒋仕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在这所老牌的医学院校里,学生家庭情况大多是工薪阶层的普通人家.按照他的分析,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大多因为医科学业太苦、回报太少,而不愿意报考.
教育周期长,是医学专业的特点,所有国家的医生,都要经历漫长的艰辛过程,才会获得职业上的成就.因此,一些国家医科学生,往往家境不错,才能负担他们长期的培养成本.普通家庭子女就读医科,家庭自然会对子女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期待,而一旦收入过低,同时在社会尊重上得不到补偿,很多医学生可能就会选择改行,从事回报更高的职业.
如果说重点高校生源近几年变化不大,那么,一般医学院校的生源情况,就已经显现出一些变化.记者查阅山东和安徽两省各一所"二本"医学院的录取分数记录,2009年、2010年、2011年3年中,这两所学校在本省招生的理科分数平均值,都呈下降的趋势,而理科生通常占医学院校生源的绝大部分.
近期在复旦大学医学院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赛区)"上,记者对参加活动的几所医学院校带队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调查.提起目前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培养的影响,多位老师表示非常担心,一致预测医学院校生源素质的下滑,是必然的趋势.同济大学医学院一位老师则表示,医院优秀医生后继无人的状况,恐怕很快就会出现.
复旦大学团委调研部也注意到了医患关系对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影响,他们就"医患关系如何影响我校医务青年"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医学生和青年医生普遍感到,医生职业风险很大.多名医科实习生在调查中描述,他们工作中曾见过医务人员被打,闹病房、砸诊室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实习医生表示,在目睹备受学生尊敬的资深医生被打后,他们感到工作中缺少安全感,而且对医生职业深感失望.一些被调查的学生表示,将来选择科室时,更希望去风险小、纠纷少的科室.
"现在不是辛苦不辛苦的问题,是性命攸关."周文婷读医8年,即将成为一名医生.她告诉记者,当年报考医科,是觉得医生职业崇高.大五时第一次进医院实习,医生的工作环境,让她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实习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她动了出国的念头,甚至已经着手各种考试.但最后,周文婷还是留了下来.她自己分析说,对医生职业最原始的向往,最终促使她跨入这一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不过,周文婷也知道,精神上的坚持,很容易被残酷的现实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