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生们苦叹职业辛苦,他们自认为任劳任怨,努力用学识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但在一些患者对医生的想象中,他们却是另一副相貌:冷漠、不负责任、只想赚钱.
在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延续多年后,医生和患者,仿佛变成两个世界的人,互不信任,也愈演愈烈.
六七年前,卞正乾曾抱着满腔热情,试图通过拍摄一部小电影,来让更多人了解小医生.那时候卞正乾刚做医生两三年,经历和目睹医生事业的种种现状后,他觉得"有话要说."毫无影视经验的"小医生"卞正乾,带领着4名实习医生,着手拍摄.当时,医患矛盾已经是社会上热议的话题,医生形象的恶化也已经出现.因此,医生自拍医生故事《白领日志》的消息,很快成为新闻事件.
《白领日志》中,4名医科学生到医院实习,刚开始时,大家都对医生职业充满理想,立志要当一名好医生.但真正进入医院后,医学生们发现,这个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那么高,而患者对医生的尊重却那么少.实习结束,4人中只有一人留下当医生,其他人要么到医药公司,要么继续读书,要么出国.卞正乾说,虽然现实中医学生做医生的比例,要比影片中高很多,但的确有很多人,因为职业环境而放弃医生职业.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名在中山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实习的医学生,被患者家属殴打,此后,他放弃了医生道路.
医患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感,经过多年的累积后,以各种形式爆发出来.一名在眼科实习的医学生,甚至见过有患者用录像机把就医过程拍下来,理由是万一出了事可以拿出证据.
医生倪诚有过更加"离谱"的经历.一位高龄患者病情危急,经过抢救保住了生命,再次病危时,医生准备抢救,而患者家属却坚决不愿抢救.倪诚问家属是什么原因要求放弃抢救.家属回答:你们把我母亲抢救回来,住在医院,不就是想多赚几天的钱吗?
抢救结束后,倪诚把费用清单递到家属手上,所有自费的费用只有一千多元.让倪诚痛心的是,只有拿出这样的证据,患者家属才会相信,医生抢救病人,是职业上最起码的要求,与赚钱无关.
医患之间重塑信任和理解,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白领日志》在网络上播出后,只在医生圈子里引起一定的关注,由于专业性上的缺陷,普通观众很难去认真观看这样的电影.更重要的是,真正要改善医患关系,依靠文艺作品的沟通恐怕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