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天牢里的刘病已是一名钦定的死囚.他这辈子连平平安安做个老百姓都是奢望,却鬼使神差地成为皇帝.刘病已登基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被誉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这个原本与皇位绝缘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说他是"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还有人根据刘病已的事迹编写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乌龙闯情关》.刘病已是怎么做到的?经历了什么样的传奇?所有的一切都得从公元前92年、汉武帝末年的长安城说起.
在死牢里长大的皇帝那一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丙吉迎来了自己政治命运的重大转机.丙吉自幼学习律令,曾经担任过鲁国的狱吏,因有功绩,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监(廷尉的高级助手,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检察官).遗憾的是,在朝廷中任职,仅仅需要政绩是不够的.丙吉显然不适应中央的复杂关系,不久因涉案受到株连,罢官出京,到外地去担任州从事(封疆大吏的高级助手).
现在丙吉毫无征兆地接到调令回长安任职,尽管满怀疑惑,但也赶紧收拾行囊回京.
这一年,长安城内发生了"巫蛊之祸".这场大祸发生在年老的汉武帝和并不年轻的卫太子刘据之间.刘据因受敌对势力和佞臣们的诬陷,为父皇汉武帝所疑.他惧祸而被迫起兵讨伐江充,兵败被迫自杀.其母、武帝皇后卫子夫也随之上吊自杀.汉武帝在盛怒之下,丧失了清晰的判断力,严令深究卫太子全家及其党羽.卫太子全家被抄斩,长安城有几万臣民受到株连.许多京官被削籍为民.因"巫蛊之祸"案情复杂,涉案人员极多,加上许多京官本身又受到株连,因此朝廷从地方抽调办案人手.丙吉因为担任过廷尉右监,与本案没有牵涉,因此被调回长安参与案件审理.
在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之中,所谓的案件"审理"完全是一句空话.一切都已经被定性了,丙吉等人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贯彻上意、完成程序、惩罚犯人.具体到丙吉的任务,则是主管长安的监狱.
长安的天牢中有一个刚满月的婴儿,因为受"巫蛊之祸"的株连被关入大牢.他就是卫太子的孙儿,汉武帝的曾孙.卫太子刘据纳史良娣,生下了史皇孙刘进.皇孙刘进纳王夫人,生下了这个婴儿,称为皇曾孙.小婴儿刚出生就遭到"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等亲人都遇害身亡.小婴儿尚在襁褓之中,政敌们不知道如何处置他,就将他关在大牢中等待命运的审判.
尽职的丙吉在检查监狱时发现了这个小皇曾孙.当时的婴儿经过长期的啼哭,又长期缺奶,早已是奄奄一息.善良的丙吉于心不忍,就暗中在牢房中找了两个刚生育还有奶水、人又忠厚谨慎的女犯人(一个是淮阳人赵征卿,一个是渭城人胡组)轮流喂养这个婴儿.丙吉还给小婴儿找了一间通风、干燥的牢房,提供了冷暖适中、物品齐全的条件.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丙吉每月得到俸禄,就先换来米肉供给牢房中的小皇曾孙.他坚持每天检查婴儿的生长情况,不准任何人惊扰孩子.有时候,丙吉实在太忙或者生病了,也派家人早晚去探望小皇曾孙,看看被褥是否燥湿、饮食是否得当.然而监狱中的条件毕竟恶劣,刚出生的皇曾孙经常得病,甚至数次病危,丙吉都及时地命令狱医诊断,按时给孩子服药,才使孩子转危为安.丙吉的俸禄原本就不宽裕,现在又要照顾一个体弱的婴儿和两位奶妈,但他总是先想着婴儿,精心照料.如果没有丙吉无微不至的照顾,小皇曾孙早就死在狱中了.两位犯罪在监的奶妈也将小皇曾孙视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就这样,可怜的孩子在狱中竟然奇迹般地成长了起来.
当丙吉在监狱中细心照顾尚是犯人的皇曾孙的时候,监狱外的"巫蛊之祸"还在继续,连年不绝.小皇曾孙已5岁了,还没有离开过监狱的高墙.丙吉觉得将孩子终身养在监狱中终究不是办法,就试探着请高官贵族收养这个孩子,给孩子正常的成长环境.当时的高官显贵们一知道孩子的来历,都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收养.没有办法的丙吉只好继续照顾着小皇曾孙.在小孩子一次大病痊愈后,丙吉看着体弱多病的小皇曾孙,替他起名为"病已".意即孩子的病已经全好了,以后再也不会得病了.这个孩子于是就叫做了"刘病已".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生了重病,往来于长杨、五柞宫殿之间调养.有人想在汉武帝病重间再次兴风作浪,指示看风水的上书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多疑的汉武帝竟然派遣使者命令官府说,关押在长安监狱中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杀之.老皇帝希望通过这样决绝的做法来扫除一切对自己权力的威胁.
内谒者令郭穰连夜赶到丙吉主管的监狱,要执行皇帝的旨意.丙吉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关闭监狱大门,拒绝使者进入.他隔着墙壁高喊:"皇曾孙在这里.其他人因为虚无的名义被杀尚且不可,更何况这是皇上亲生的曾孙子啊!"
双方僵持到天明,郭穰还是进不去监狱.他只好返回宫中将情况报告给汉武帝,并弹劾丙吉抗旨.汉武帝受到这次挫折后,反而头脑清醒了许多,叹气说:"这也许是上天借丙吉之口来警示我吧!"
汉武帝没有追究丙吉的罪过,也没有继续下达杀犯人的圣旨,相反却宣布大赦天下.说来也奇怪,不久汉武帝的病竟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