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马云发现,他和卫哲不仅在理想和价值观上迥异,在管理、做事风格甚至衣着品味上都很不搭调.
马云随性,哪里气场好就在哪里开会,西湖边、屋顶上、道观、寺庙等都是他们开会的场所.开会时,喝茶、嗑瓜子、跳到桌子上跳舞都没问题.而在严谨的跨国公司做过CEO的卫哲,无论如何也无法适应这种松散的状况.
另一方面,卫哲是典型的职业人,精明、高效.他提倡不加班,并认为加班是工作效率不高的表现;可马云是个工作狂,有时候半夜三更他还会召集高层开会,卫哲很不适应.一次,马云开高管会,又开到晚上7点.卫哲忍不住提醒马云时间到了,可正在兴头上的马云哪里理会这些,卫哲无奈,只有打断他.这令马云很没面子.
卫哲和大多数职业经理人一样,非常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他常年头发纹丝不乱,说话不温不火,穿着颇具英伦风情,被员工私下评为"最会穿衣服的人".而马云则生活随意,不着意修饰边幅,在几次公开场合,时常以一件极其普通的衬衣示人.在阿里巴巴,卫哲的个人魅力似乎更胜一筹.
这些细节注定了卫哲很难在阿里巴巴摆脱"局外人"的身份.在阿里巴巴内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才有资格被叫做"阿里人".而工作年限到了5年,会有另外一个称号:"阿里陈".因此,在阿里巴巴最核心的工作区--杭州的湖畔花园公寓,阿里的高官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卫哲的身影.
2008年11月,正值全球经济危机的时机,阿里巴巴为了吸引中小企业厂商,将"金牌供应商"会员费用从每年4.98万元降低到1.98万元.这一低价策略见效显着,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供应商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可是到了2010年三季度,又回到了2007年时的增速,增速已显颓势.
要命的是,卫哲却没有办法遏制阿里巴巴业绩明显下行的趋势,董事会对卫哲的非议不断.
就在这时,阿里巴巴的一些销售人员,在压力与诱惑面前,为了创造靓丽业绩,为骗子公司制造便利条件.这些骗子公司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发布热门且低价的消费电子产品,以此吸引消费者,并以相对不安全的付款方式进行交易.
许多受骗的国际买家开始联合申诉,并在网络上呼吁更多的受害人加入,以期达成集体法律诉讼,并讨回损失.
事件很快引起了阿里巴巴高管注意.2010年底,阿里巴巴的创业元老蒋芳接手调查.她很快查明,阿里巴巴内部约有100人牵涉其中,包括主管和一般销售人员,占阿里巴巴销售团队的2%.
2011年1月18日晚,蒋芳给马云写了一封邮件,她竟然在开头写道:"他妈的!"马云感到震惊,立即给蒋芳打了电话,问:"发生了什么事?"
得知事情原因后,当晚深夜,马云将公司高管包括CEO卫哲和COO李旭晖,召集到公司旁边一个酒吧.在会上,马云痛斥:"公司正在滋生一种文化,那就是为了短期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是非常危险的."他话里有话,似有所指.
而这时,媒体和一些业内人士也发现阿里巴巴的欺诈行为,大家蓄势准备对阿里巴巴开火.
马云当机立断,果断地自曝家丑,并承诺赔偿,还对外公布了调查的结果.
阿里巴巴公布的调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轰动.可媒体并没有因此而放过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犀利发问:"那些不诚信的商家究竟是怎样进行欺诈的?""欺诈事件不是首发,为什么到2011年1月,公司董事会才下决心彻查?""阿里巴巴一直宣扬的'诚信'应该用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来保证?" ……
面对公众一轮又一轮的质疑,马云再也坐不住了.当天,马云在一封给员工和客户的邮件中痛斥了这种行为,称"对这种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
马云这封"抄送全国人民"的邮件迅速被公之于众,把这件事情的责任全划归到阿里巴巴的高管身上!并在信中直言希望员工具备"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
此时的卫哲,心里跟明镜似的.2011年2月22日,卫哲宣布引咎辞职!
就这样,曾经的金牌职业经理人卫哲,以这种"并不光彩"的姿态离开了阿里巴巴.想到当初为了挖自己,马云处心积虑"摇"了6年,卫哲比谁都清楚:自己不过是马云危机公关秀中的一颗棋子.
对于卫哲的辞职,马云在公众场合痛心疾首:"对于有才干的人离开公司,我感到非常痛心.但我认为,卫哲愿意承担责任是非常值得钦佩的行为!"闻听马云这番话,卫哲只有苦笑 :职场江湖哪讲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