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期末收到这封邮件的.邮件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和其他读者来信一样,大意是说正在读我的一本书,由于对哲学感兴趣,引发了对心理学的关注,希望有机会能当面向我请教图画与潜意识的关系.但这是一名初二学生写来的!
我用开玩笑的口吻邀请他和我共进工作午餐,很快就收到回复,客气、周到而礼貌,不太像初二学生的做派.莫非这是一个玩笑?
小小哲学家离约定时间还有15分钟,我收到短信:"我已经到了,等您."在楼梯口,我看到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坐在第一排,手里抓着一把伞,紧张地注视着每一个上楼的人.我知道,这就是给我写邮件的桐桐了.
坐下来点好餐,桐桐的第一个问题就来了:"您相信人死以后有灵魂吗?"
我说:"这是一个没法验证的问题."
"我相信.我正在看《生死轮回》.书中很多人都描绘得那么细致,我相信那些人经历过."
"描绘得细致并不代表它真实,世界有各种可能性."我温和地说.我相信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会体验到各种可能性.
"我学习哲学已经三年了,心理学是最近半年开始学的."桐桐严肃地说,那种口吻真不像初中生."我一本接一本地看,只是有些书看不懂."他有些苦恼.
"什么书看不懂?"我也把他当成了大人.
"康德的书,还有哈贝马斯的书."
我更加好奇:"你是看别人写的关于他们着作的介绍,还是看他们的原着?"
"看原着啊!"他扬起眉毛,"我觉得看原着才够味.我对书还是有些挑的,有些书我也只是看其中一部分."
"你不觉得枯燥吗?"我问.
"不枯燥啊!很有意思的.我很想知道一些问题的答案,比如关于生命的问题."
"可是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有时会很辛苦."我现在觉得我是在和一个同龄人谈话,所以直接说出了我的感受.
"如果找到答案,我就会觉得……"他停下筷子,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我会觉得……比较放心."他点点头,似乎"放心"这个词表达出了他的想法.
我感到震撼.一个14岁的孩子,已经在寻找终极命题的答案了.
"你会背着这个使命往前走吗?"我问.
"会的,这是我喜欢的,也是我的选择."
"你怎么会对心理学感兴趣?"
"哦,这得感谢我外公.他是医生,非常喜欢心理学,书架上放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包括您的书.我有空就翻,发现很有意思,就看进去了."
午餐后,我带他参观了校园.这是计划外的,但我愿意花时间去满足他的求知欲.看到实验室,看到心理咨询中心,他的眼睛闪闪发亮.
回去后,他写信来感谢我.他的父母也写了邮件,说:"桐桐这几天非常兴奋,不停地向我们讲述他在华师大校园里的所见所闻,包括和您的谈话.您对他的启蒙和引导必定会让他受益终生!"
我回邮件告诉他父母:"是你们整个家庭的开明,开启了桐桐对哲学和心理学探索的大门.在整个社会充斥着快餐作品时,在同龄人聊着穿越小说、耽美小说时,桐桐能够醉心于哲学作品,不是看文字的表面,而是看文字的思想,非常难得.他具有主动精神,善于读书,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深刻的思想,同时不失孩子的本色.我们这个社会,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思想的人.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呵护他的使命感."
我原本以为是一个玩笑,却结识了一位小小哲学家.如果桐桐们走到你跟前,也请你花时间和他们对话,让他们对世界多一些了解.如果你身边就有一个桐桐,请你珍惜他的求知欲,呵护他的梦想,让他在未来仍然愿意成为一位思想家,仍然能够成为一位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