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17岁那年乡试失意的经历,也就不会有董其昌后来的一举成名.因此他说,栽跟头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日后的成就也不会那么高!
隆庆五年(1571年),在松江府(今上海一带)的乡试中,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高中第二名.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这位少年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兴高采烈,甚至在看到榜文的时候,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与惊诧.
个中原因,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因为这次的解元,也就是乡试第一名,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堂侄.他和堂侄的年龄与受教育经历非常相似,三天的考试结束后,两人不仅一起喝酒出游,还详细地聊各自答卷的内容.正是因为知根知底,所以他才这么不服气.他的文采远超堂侄,不知为什么居然名落其后.他非常气愤,在拜见主考官的时候,便忍不住委婉地进行了询问.主考官是当地郡守,也是进士出身,自然爱才惜才.对方见少年秀才来询问,也不回避,先是大赞了少年的文章,称其当为第一,又娓娓道来,说因为他答卷的字写得太差,所以才被降为第二名.
需要说明的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对书法字体也有相应的规定.虽然明清两代要求的字体不同,但书法也占科举成绩的一部分.
得知原委后,17岁少年的表情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囧.他尴尬且狼狈地带着满腹羞愧离开了郡守府.此后,他发愤临池,苦练书法,并潜心结交了一批书林妙手,常常与书法名士在一起切磋研习.
他的家境非常一般,实际上,在考中进士之前,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顿.早先考中秀才之后,他凭着这个小小的文凭,到嘉兴平湖一个姓冯的人家做了教书先生.因为家里贫穷,他平时只能穿着白布单袍,练字的纸也买得不多.由于练字成痴,他把纸写完之后,常常意犹未尽,就在衣服上接着写.时间长了,他的衣服、屏帷、床帐之上,都是淋漓的墨迹.
有付出,必定会有收获.万历十七年(1589年),34岁的董其昌终于一举成名,以二甲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中进士,并且因为文章、书法俱佳而被选为庶吉士.
他的书法不仅得到了明朝皇室的认可,在清朝更是被推崇备至.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非常垂青董其昌的书法,清代的应试字体更是以他的字体为标准.康熙还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段很长的跋语,说他的书法"天姿迥异……非诸家所能及也",并爱屋及乌地对继承其衣钵的另一位书法家也青眼有加,礼遇厚待.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但这话要是让董其昌说,应该是:"栽跟头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日后的成就也不会那么高!"挫折谁都会遇到,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日后你的高度,就取决于你今日面对挫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