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上完语文课走出教室,感觉后面拖了一条尾巴,猛地回头,发现童高被一帮男生簇拥着跟在后面.见我回头,童高立刻高举起什么东西:"老师,中秋节快乐!"
	 
	    等他们走近了我才注意到,童高托着的是一个月饼,苏式的,饼皮脱落在手心里,不时有人踮起脚飞快地伸出手指捏一丁点儿碎屑,连同手指一起放进嘴里.
	 
	    接受,也是一种给予"老师,给您吃."童高把月饼递过来.
	 
	    "老师,这个月饼童高舔过."一旁的曹一时咬着手指说,"您不能吃."
	 
	    我很想笑.
	 
	    "他胡说!"童高涨红了脸.
	 
	    我腾出一只手摸摸童高的脑袋:"谢谢,你还是自己吃吧."
	 
	    童高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放心,这个月饼绝对卫生,我保证没有舔过!"
	 
	    我不喜欢吃月饼,更羞于吃学生的月饼.于是我再次推辞:"你们大家分着吃,老师吃过了."
	 
	    男生们高兴得跳起来,一哄而上抢月饼.童高翘起嘴巴闷闷不乐,把月饼藏到口袋里,说谁也不准吃.
	 
	    下午放学的时候,童高的同桌跑过来告诉我,童高在座位上自己跟自己生气,不肯出来排队.
	 
	    自己跟自己生气?我怀着好奇心走进教室,来到童高身边.他把书包撂在地板上,坐在椅子上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你怎么啦?"我拍拍他的肩膀,"发生什么事了吗?"
	 
	    童高抬起脸:"老师,今天是中秋节."
	 
	    "是啊,那你还不赶快排队回家和家人一起过节?妈妈在校门外等你呢."我笑呵呵地把他从座位上拉起来,帮他把书包背上.
	 
	    童高一边走出教室一边回头看我,好像舍不得和我分开.
	 
	    我目送他走过长廊,看见他对我做了一个拍口袋的动作.
	 
	    第二天上午,在童高的作业本上,我看见这样一句话:"老师,你不相信我吗?那个月饼我真的没舔过,真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惦记着我没吃他的月饼.他不愿意回家,还朝我拍口袋,都是因为这个.
	 
	    感动之余,我把童高找来,温和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没有舔过月饼."
	 
	    "那你为什么不吃?"他望着我,眼神干净透明.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月饼不干净."我俯身说,"我只是不好意思吃.你想啊,老师吃学生的东西,怎么好意思?"
	 
	    童高浅浅地笑了,从口袋里掏出月饼,捧到我眼前:"老师,现在没别人,你吃吧."
	 
	    我愕然.还是那块月饼,只不过因为又掉了一层饼皮而越发单薄了.他居然藏了一天.
	 
	    在他期待的目光里,我双手接过月饼,并且把它放在嘴边,轻轻咬下一口,"嗯,真甜!"
	 
	    童高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对可爱的酒窝.
	 
	    那一刻,从他率真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内心因受到信任和尊重所产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我接受了他的月饼.原来,接受也是一种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