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朱自清的《背影》,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现在已是一个月未见父亲了,着实有点想他.虽然平常没少通电话,但总觉得见到他的人才会安心.
父爱如山父亲今年整整59岁了,头上的白发已数不清.父亲生育了我们姊妹三人,我是家中的老大.现在妹妹已经结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弟弟仍在寻寻觅觅,寻找他人生的另一半.都说天下父母最疼他们的小儿子,但在父亲看来,他最疼的却是他的大女儿.妹妹出嫁时,父亲很高兴,而在我出嫁坐上车的那一刻父亲却是老泪纵横,这是事后母亲告诉我的.也许弟弟妹妹不明白父亲的眼泪,而作为大女儿,我却深深地理解父亲.他的大女儿已经长大,已不再需要他的呵护,此时的他心中肯定是空落落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即使是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母亲.
昨晚给母亲打电话,方知父亲在外面干建筑.59岁的人啊,身体怎能承受如此沉重的工作.每天5点起床,跟随建筑队出发,晚上7点回家,到家后来不及吃饭就在床上呼呼大睡,母亲怎么喊也喊不醒,直到自己感觉饿了,才从梦中醒来,让母亲做点饭给他吃.母亲告知我后,我给父亲打电话,问父亲什么时候回家,父亲正在呈糕吃饭,那是距离我们家较远的一个村庄,听父亲和工友们吃得很开心,我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别喝酒,回家的时候记得开车慢点",父亲也只是嗯嗯地答应着.放下电话后,心中总是牵挂着父亲,隔半个小时就给母亲打电话,问父亲回家了没有,听到的总是"还没回家,不用担心".这样一直打到晚上10点,父亲仍没回家.儿子要求陪他睡觉,便不再给母亲打电话.昏昏欲睡中母亲打来电话,父亲已平安到家,心方安下.
近几年父亲苍老了很多,尤其是弟弟买房以后,父亲更是没日没夜地挣钱,只为了早些偿还20万的债务.
前年,父亲借钱给弟弟在新店买上了楼房,只因为现在找媳妇,女方一听对方没有楼房便不再考虑.父亲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借钱也要为弟弟买楼房,而他却背上了如此沉重的包袱.现在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本身有高血压,身体经不起任何的折腾.
去年正月十五,母亲到新店给妹妹照看孩子,父亲一人在家,煤气中毒.三叔家的弟弟给我打电话,要我马上到医院去.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没等见到父亲的我已泪流满面.好在发现得及时,父亲并无大碍,但在我看来,父亲却是到鬼门关走了一圈.从抢救室出来,医生要求家属多和父亲说话,以便唤起父亲的记忆.无论母亲和妹妹、弟弟如何和父亲说话,父亲只是愣愣地看着他们,丝毫没有表情.看着曾经在我心中伟岸的父亲此刻却躺在这张不足1米宽的病床上,我的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此刻病床上的父亲就像是一个需要人疼爱的孩子,看上去弱弱的,无助的样子.这是曾经给予我无数父爱的男人,这是曾经我引以为傲的父亲啊.我轻轻喊着:爸爸.父亲没有表情,医生要我给他讲以前的事情,看看有没有反应.于是我给他讲小时候他抱着我到邻居家玩,一不小心被邻居家满满一暖瓶热水烫伤我的情形,父亲的眼珠转了转,非常艰难地喊出"奎英,咱走".顿时,母亲在一旁哭了出来,说这是你父亲还在为当年不小心烫伤你自责啊.是啊,母亲告诉我,那年我2岁,看着我嚎啕大哭的样子,父亲足足内疚了半年.现在每当父亲看到我手腕上的伤疤,都要自责上一阵.而此刻,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潜意识中还记得当年的情形.
康复后的父亲身体很单薄,每每夜深人静时,我总会为父亲担心.
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自从出嫁后,回家的时日并不是很多.即使回家也总是对父亲抱怨:"家里怎么这么乱,这么脏".而父亲对他这不孝女儿却总是傻傻地笑,可能在父亲看来,他最疼爱的女儿甭管说什么都很好听的吧!
曾经的我天真地以为父亲陪我的时日还很多.直至教学生赏析完朱自清的《背影》,我才幡然领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
我会不会成为句中的"子",心中一颤--父亲,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