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公司会客室沙发上的郭敬明,看上去更像个大学生,他身材瘦小,染成黄色的头发扫过额头,脸颊和肩膀与前两年相比越发清瘦了.这个看上去有点弱不禁风的小老板,已是中国最富有的作家之一.
身兼最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副总编辑等多重头衔的郭敬明,常常在图书排行榜上占据半壁江山.短短几年的时间,他的公司像热带植物一样飞快成长,原来在静安寺和大连路的办公室都已容纳不下不断增多的员工--从最初几个人的工作室,到每年为长江文艺出版社贡献四五亿图书码洋的出版公司,郭敬明可谓春风得意.
然而,就像几乎所有创业者的发展轨迹一样,郭敬明如今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
《幻城》的成功并未让他安于现状.在一款名叫《仙境传说》的网络游戏中,他结识了身在大庆的高三学生Hansy.Hansy擅长设计,自己有一个文学网站,郭敬明看过,很欣赏,因此成为好友.
某天,春风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常晶邀郭敬明一起吃饭.席间,郭敬明有意无意地说起:"我想有一个自己的平台,可以帮助朋友一起发表作品."听者有心,很快,春风文艺出版社决定出资和郭敬明合作,在青春文学出版物上做一些尝试.
2004年6月6日,这一天,是郭敬明21岁的生日,也是他和Hansy、痕痕等5位朋友一起开始创业的日子.他们成立了"岛"工作室,英文名为"Island".
《岛》系列的成功,为郭敬明赚得了事业历程中的第一桶金.他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因为比较喜欢出版这个行业,希望把我的理念推广出去,我觉得中国的出版业在很多方面其实还很传统,虽不能说落后,但缺少适量新鲜的血液.我希望能有更多更新鲜的东西出来".
他说:"只要好的设计再加上优秀的文章,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阅读上的享受,就肯定能做好."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尽管那时候并没有多少资金.
"岛"工作室的成员在上海闸北区租了一套14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公寓房作为工作室,吃住都在那儿.工作之余,吃饭、K歌,是郭敬明和朋友们最大的乐趣;但工作的时候就是工作,对于文字、插图和版式,郭敬明很苛刻,甚至追求极度完美,这让他的合作伙伴及员工都倍感压力.现任最世文化公司副总经理的痕痕至今还记得,一天晚上,他听到有人在啜泣,扭头一看竟是小四(郭敬明的昵称),他一边哭一边抱怨:"事情那么多,那么忙,而自己写东西的状态也没有,这一切何必何必……"
还好,《岛》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很快从最初的四五万份飙升到每期20万份,给合作双方都带来滚滚的财源.当年,郭敬明就被中国《福布斯》选入名人排行榜,位列第94名.
郭敬明很快显露出一个优秀出版人所应具备的素质:敏锐的市场嗅觉,对图书视觉样式的准确判断,以及不可或缺的敬业精神.痕痕说:"当时我们只能一个人作图,一个人排版,小四约稿写稿,我审稿.常常通宵排版,通宵打印.
200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和郭敬明共同投资,在"岛"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敬明和他的伙伴们,也从吃住工作一体的公寓里搬了出来,搬进商务楼17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切开始步入正轨.
当年10月,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的《最小说》开始试刊.他说:"我决定做一件事,就一定有成功的把握."
2005年,他第二次被中国《福布斯》选进了该刊"名人榜"的第92名,这个排名比上一年前进了2名,让他很高兴.
他的图书赢得了粉丝们的尖叫,但有时也会听到负面的讥讽与批评.对于这些,他表面上云淡风轻不以为意,其实,压力都积在心里.他有一次跟痕痕抱怨说:"为什么别人只看到我的不好,却不会看到我做过什么?我做这些真的已经很累了."说这话时,眼泪已经把眼眶撑满了.
有时候,他又会变成一个"暴君".为了追求完美,他会撕下脸皮大声呵斥:"没有一篇稿子是满意的!""这次的初审质量都非常差!""看了开头就不想再看下去!"这种坏脾气,为日后的公司地震埋下了伏笔.
2007年,在《最小说》发行量节节攀升的同时,一场内部的风暴正在酝酿.柯艾公司的元老、时任柯艾公司美术总监的Hansy因不满郭敬明的一些做法而选择离开,连同原本在柯艾公司的晴天、不二等人一起创办了《Alice》杂志.2010年,《Alice》和世纪文景的合作以停止告终,Hansy重新回到了郭敬明身边,负责笛安主编的《文艺风赏》杂志的设计.